反滲透膜前預處理攔截物質
超純水機的反滲透膜是最為昂貴的零部件,為何一臺純水機必須配備預處理部分,最大的原因就是反滲透膜太貴了,RO反滲透膜國產的都需要大幾千更別說進口的陶氏膜等。在工業純水系統中,膜更是成堆的使用,這樣的更換一次可能就上百萬,而自來水不經過預處理直接進入反滲透膜,基本就需要每天更換膜來維持制水,這樣算下來每天都需要大幾萬作為耗材費用,當然是不劃算的,所以預處理就成為了超純水機的必配環節。
那么常見的自來水中,有哪些污染物質呢?
1.懸浮固體
該類污染物普遍存在于地表水和廢水的水源中,其顆粒直徑往往大于1微米。這類雜質在水流處于未攪動狀態時,完全可以沉積下來,它很容易被反滲透設備設置的細砂過濾器和多介質過濾器濾出,當反滲透預處理系統中設置絮凝劑或凝聚劑的投加工藝時,該類雜質也可以被絮凝劑所結成的礬花吸附,之后被多介質過濾器細或砂過濾器濾出。
2.膠體污染物
該類污染物也普遍存在于地表水和廢水的水源之中,其顆粒直徑往往小于1微米,這類雜質即使在未處于水流攪動時也不會自由沉降,會始終保持在懸浮狀態。此類雜質可能是有機或無機成分組成的單體化合物,也可能是多類化合物組成的復合化合物。如硅酸化合物,鐵鋁氧化物,硫化物,單寧酸,腐殖質等等。
3.生物污染物
該類污染物也同樣多存在于地表水或廢水中。在處理這類水源時,污染產生時開始往往反映在反滲透設備前端的膜元件上,在此類現象發生時,反滲透設備前段壓力升高較快,最初時反滲透設備的脫鹽率還會因此而有所提高,但隨著膜系統的持續運行,生物污染將逐漸向整個反滲透設備擴散,從而形成大面積的膜污染。膜系統出現生物污堵時,最終導致系統運行壓力大幅度上升和產水量下降。該類污染物同常為細菌、生物膜、藻類和真菌。一般在進行反滲透工藝系統設計時,一定要注意控制原水的活性,當原水細菌含量1000cfu/100mg以上時,在設計時就必須考慮去除措施。
4.有機污染物
我們說過,原水中的有機物的成份最為復雜,其對反滲透膜元件的污染及影響情況也非常難以預料。但是,該項指標是設計反滲透設備時需要認真考慮防護的主要污染物。有機污染物的來源一般分成兩種:一類是由于動植物的腐爛物形成的天然腐殖有機物,另一類是工業廢棄物污染所形成的有機物。有機物污染反滲透膜時,往往是有機物被較為牢固的吸附在膜表面上,清洗時較為困難。一般說來,有機物對膜系統的污染后果最難預測:水中的有一些有機物對反滲透膜幾乎沒有任何破壞作用,但卻有個別的微量有機物一旦被吸附在膜面后不僅能污染反滲透膜,甚至還能引起膜的降解和退化。所以我們必須對原水中存在的有機物予以高度重視。所以從原則講上,在我們設計一個反滲透設備時,當原水TOC含量達到3mg/l,就必須在系統內考慮相應的去除措施。一般說來,在處理地表水和廢水的反滲透預處理系統中,應盡量在絮凝、澄清和氧化等預處理工藝過程中,將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去除或分解轉化。假如經過以上處理后仍無法滿足進水要求,則可以考慮通過活性炭吸附過濾器、有機物清掃器或超濾設備的設置將其進一步去除,以最終滿足反滲透設備的進水要求。
推薦閱讀:水處理的十大工藝
同類文章排行
- 水放久了為什么有味道?
- Psi、bar、kg之間如何換算?
- 超純水機日常維護保養方
- 日本用5萬噸超純水做什么
- 超純水與去離子水的區別
- EDI超純水機安全操作規程
- 實驗室超純水機常見問題
- 實驗室超純水系統常用樹
- 大型純水設備中增壓泵的
- 實驗室超純水機與半導體